资深语文教师分析2007年厦门中考作文题目
|
|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厦门网 2007-6-22 17:01:50 |
今天的中考语文作文题,让老师们有点意外:与前年的中考作文题太相似了,容易被押题。 考后考生们说,今天的中考作文题目仍然是二选一。一个话题作文,一个是半命题作文,作文字数500字左右,诗歌不超过15行。 话题作文是考生就“旅行”写一篇文章,可以描述经历、抒发情感等,考题有一段提示:旅游天下可以在魅力城乡间细品人文遗韵,在淡漠山水中发现原始绝美,在乡间凄风里散尽一身烟华;行走人生,可以在心灵交流间品生活原味,在书香气韵中读世间万象,让我们快乐地出发吧。 另一个半命题作文是:“那时,我____”,由考生自己补充完整题目,再作答。 本报专门请来莲花中学资深语文老师黄建勇,为我们分析一下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。
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有话说 黄老师说,今年的作文题目,体现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。这在历年的中考话题或是半命题作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。黄老师说,话题作文中,2003年考的是“阳光”,2004年是“春天的奔跑”;2005年是“流水”;去年是“歌”,今年是“旅行”,都跟生活密切相关。 黄老师说,今年的作文题目给考生很大的亲和力。没有在主题、立意上限制太多,而且还有一段引语,容易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,展示写作才能。 今年的考题也能很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、展示才情。黄老师说,考题二选一,考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,特别是半命题作文,开放性强,考生可以根据生活积累、情感体验、兴趣爱好补出自己得心应手的题目。另外,这两个题目也有限制性,达到了选拔性考试的目的。
作文题与前年类似容易被押题 黄老师说,今年的半命题作文是“那时,我 ”,与2005年的“那一次,我读懂了 ”,2006年的“那一次,我尝到了 的滋味”类似。今年的这个半命题作文虽然修饰语更少,考生有更大空间,但这样的话题已经不新鲜,考生容易押到题。 一位老师说,这个命题作文题目还与福州市质检考试试题相像,我市有些学校上周也考过,题目是“心灵的旅行”。
虚实结合巧妙立意写出高分作文 这样的作文题目,怎样才能写好呢?黄老师说,首先要虚实结合,巧妙立意。特别是今年的话题作文,写作张力强,考生应该展开想像,善于挖掘题目的内涵,化虚为实、化实为虚。 “旅行”,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旅游的所见所闻、所感所想,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思维行走的各种空间,比如,可写体验之旅、感恩之旅、审美之旅、成长之旅、环保之旅、母爱之旅等。 第二就是要精心选材、以情动人。两大题目都贴近实际、选材丰富。考生下笔不会很困难。但要避免落入俗套,还要精心选材。可以选一些引人深思、催人泪下的素材,表达自己对自然、人生的体验。材料首先要感动自己,才能感动阅卷老师。要真情感人,不要故意矫情,一时煽情,甚至虚构悲壮的情节骗取同情。 再就是要抓住细节、飞扬文采。考场作文的一个通病是,构思粗糙、结构松散、语言平乏。考生往往缺少精雕细琢的时间和耐心,看起来像流水账。 考生要在细节上做文章,把握若干个具体可感的细节。综合运用修饰手法、表达方式,使语言更加优美、意境更加深远,结构更加明确。这样的美文一定能使评卷老师眼前一亮。
|
 |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|
|
 |
|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 |
|
|
|